10月28日,为欢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退休支部组织全体退休党员在岳麓书院开展了“重走习总书记考察路喜庆盛会 永跟党走”的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了银龄志工鄢益之老师为我们进行讲解。
在“实事求是”的匾额下,鄢老师首先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时的思考:“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是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是怎么成功的?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的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理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并作出了“岳麓书院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政治路线策源地”的重要论断。

鄢老师讲到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多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实事求是”的匾额正好映入眼帘。湖湘文化传统中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观念和学风,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将“实事求是”运用到了其后革命生涯中。1917—1918年,毛泽东多次与友人到湖南、江西各地徒步游学、调查,深入了解中国国情。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侵略本性,反对封建落后思想。1927年3月,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二三十年代,先后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一系列著作,深刻阐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理论。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详细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3年,“实事求是”被确定为中央党校校训。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正式确立。
鄢老师还讲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党中央根据我们独特的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决定中国必须坚定不移、独立自主推进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的体现。
全体党员同志认真聆听讲解后,开展了热烈认真的讨论。大家认为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二十大的召开,开始了新的征程,新的党中央也一定能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