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百万里路汗如雨


命运安排我深深转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经受百万里路曲折征程的考验。

19606月,我从长沙市第五中学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北京新华通讯社总社,同年9月被分配到新华社外国语学校学习。我们的学校最初叫做外训班,不久改为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后来定名为新华社外国语学校,成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务院直属机关培养出国人员的外文干部学校,开设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课程,学员人数200多,校址为位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后面的原中央团校。当时,这是一所时尚的外国语高等学府,校方称之为“对外开放时代的抗大”,其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对外开放格局培养外语人才,可惜由于国家遇到三年暂时困难,所期待的大规模对外开放格局没有形成。我们毕业以后,学校马上合并到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

我的德意志情结

我选修的专业是德语。我们德语班原来和其他班级一样,有十五名学员,但是一个月未完,走了十人。据说,走的人认为德语太难,用处也不会很多。他们走后,从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出版社和新闻电影制片厂各来了一名学员,全班学员总数达到八个,专业老师三名,包括一名外籍老师。

 

新华社外国语学校德语班师生1961年合影


我为什么选修德语,为什么不退出?说来话长。

我上小学的时候听舅舅说,德意志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度。舅舅是重庆号巡洋舰水兵,在英国学习两年后随舰回国,参加了重庆号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第一批军人,见多识广。根据他对欧洲的观察,德意志战败后实力未减。他得知我攻读德语专业,非常高兴,到北京来看我,送给我衣物。

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对德意志就产生了浓厚兴趣,逐渐了解到,德意志人诞生在巴伐利亚的法兰肯地区,这个地区没有原始社会的痕迹,应该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移民后裔居住的地方。一般来说,移民是具有曲折经历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人群,移民国家或地区往往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法兰肯地区的这部分移民,刚露头就显示出非同凡响。他们吸收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优秀文化遗产,很快强大起来,把千年罗马帝国变成了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包括现在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和波兰以及法兰西和瑞士的一部分。在向东扩展过程中,德意志人又吸收了斯拉夫人智慧。

上世纪70年代,我曾站在东西德意志交界的易北河高坡上,凝视这片有着复杂历史的神奇土地,心潮澎湃。


随着德语学习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德意志人之所以非同凡响,主要是因为他们有非同凡响的语言 德语。

德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创造出来的。在他之前,欧洲社会政教合一,由天主教统治。天主教《圣经》用拉丁语写成。拉丁语只有一部分官方人士懂,广大老百姓不认识。路德把《圣经》从拉丁语翻译成德语,从而创造了德语,使德语成为大众语言。童话作家格林兄弟编写了第一本《德语语法》,无数文人墨客撰写富有哲理的文章。

德语因此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内涵丰富。

德语由26个字母组成。这些字母,与我们汉语拼音基本一致,可以互相借用,这些字母的发音本身相当于国际音标。相比之下,日耳曼其他语系基本上需要国际音标,只能算德语的方言了。

德语由五个元音组成,这五个元音是世界几乎所有语种的共同音素。在这五个元音中,aou的共同点是,口形为圆形,具有阳性特点;区别在于开口度大小。从原始意义看,开口度一般表示事物的大小。

德语的另外两个元音ei,口形为扁形,一般具有阴性特点。

元音派生出几个变音,变音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

德语辅音通常表示词义,浊音bdg表示深沉有力,清音表示清脆轻快;lbh分别与长、宽、高有关系;lmn分别与舌、唇、鼻有关;f表示飘逸,s表示弯曲,r表示圆环。可以说,德语既是象形语言,也是象声语言。

德语的主要特征是性、数、格。性分阳。阴、中;数分单、复;格分主、属、与、宾;“与”表示间接,“宾”表示直接,间接和直接的关系微妙,学习者要认真领悟。德语性、数、格的严谨性,对学习者的影响潜移默化,作用不可估量。

德语词一般由词根、前缀和后缀组成,词根与词缀的关系类似汉语的构词法,单词量可以用这些要素无限扩大,尤其适合吸收外来词,使外来词一经引进即具备母语词功能。德语常用外来词就有好几万。

有了好的语言,德意志人才济济。在诺贝尔奖名副其实的时期,在全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中,德意志人明显占优势。更加称奇的是,他们人才多而且面面俱到。在路德之后,他们中间涌现出以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哲学家,以歌德、席勒和海涅为代表的文学家,以莫扎特、施特劳斯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领袖,以爱因斯坦、普朗克和伦琴为代表的科学家,以本茨、西门子和蔡司为代表的杰出工匠。整整100年前,德国紧接俄国之后,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

更加称奇的是,德意志历史上也出现过特别重大的问题,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都爆发于德意志。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不仅看到了这些战争表象,而且领悟了其更深的渊源。我坚信,德意志民族仍然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值得更深入学习。

还是上世纪70年代,我来到德国国会大厦前,领悟德意志的复杂性,尤其是其历史的复杂性。


1966年,我被推入一尊冤案,被撤销刚刚当选的团委书记职务并接受审查,除业务外,无其他事情可做。我和同寝室的几位同事抓住这次大好机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文原著,坚持多年,读完了整整六大本。我们还坚持晨跑,既提高了业务能力,又健康了身心。我们的学习活动后来被发现,并没有受到我们自己所预料的“只专不红”指责,反而得到表扬。1975年,在没有结案的情况下,我被破例派到国外工作,在国外,在仍然在没有结案的情况下,被破例吸收为预备党员。1980年回国后,组织上批准我转正,冤案水落石出,我获得特别高的评价。整个过程持续了十三四年,让我深深懂得: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我们当然更应当自信。那几个害我的人,由于心理阴暗和罪行被揭露,过早地丢失了他们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生命。


大炼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既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人生哲理问题。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用的就是这个主题,叙说的是生活,抒发的是人生观。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的一生真的与炼钢关系密切。


196066日,我和几位被保送的同学,在新华社两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坐新华社湖南分社的汽车离开母校。全校师生都来为我们送行,使我们顿时热泪盈眶。

19606月初,我们第五中学高38班毕业照,第二排右二是我


被保送,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五中就读的这三年,留给我的思念实在太多。直到现在,我还甚至经常梦见。2017年,同学们再次聚集一堂,纪念入读母校60周年,我把当时的思绪再次细细梳理了一下,发现我思绪虽多,但主要是在大炼钢铁这件事情上。

这里要多说几句,交待一下来龙去脉。

1957年夏天,我在得到五中入学通知以后,到街道居委会报名参加长沙水泵厂厂房的土建。在工地上,我很快掌握了挖土技术,成为全队工效最高的打工仔,一天赚一元多,一个暑假赚了三十多元。当时,一个学年的学费是二十元,全额助学金也是二十元。我本是享受全额助学金的,由于自己赚了钱,就放弃了助学金,但是我没有寄宿。寄宿费每月是七元,对我本人来说,是一笔比较难支付的数额。

从家里到学校,步行要三刻钟左右。我当了班长,晚上学校经常有活动,回到家往往是晚上九点到十点。那年,我父母亲双双外出工作,妹妹寄放在乡下亲戚家,家里就我一个人。我回家以后要自己做饭,做完功课后,往往是深夜。由于第二天要早起,家里没有钟表,我生怕睡过头,睡眠不踏实,身体逐渐变弱,不久得了严重的失眠症,一上课就进入似睡非睡状态,成绩下降得很厉害。那时实行五分制,最高是五分,我的考试成绩中第一次出现了两分。母亲知道这种情况后,立即从外地回家,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找到了厨师工作。母亲很能干,当厨师也是个好厨师。有了好工作,收入改善了,我恢复了住宿。但是,我的病仍然不见好转,而且头晕得厉害。一次夜里起床,摔倒在厕所旁边不省人事好几个钟头。看起来,读书是继续不下去了。母亲给我在湘潭一家机械厂找了一份学徒工作,三次到学校要求让我退学。但是学校一直不批准。

恰恰在这时,学校要求我们停课参加大炼钢铁。我们班来自农村的同学多,听了非常兴奋,立即回家,一下子弄来了四十多台风箱和大批铁锅铁器。我们自己动手挑煤和砖头,硬是修建了一座高炉。我们把所有的风箱串联起来,全班同学使劲一起拉,把炉内温度升到了1100度。遗憾,温度再也升不上去了,炼钢宣告失败。

在大炼钢铁的时候,我们不读书,整天干活,吃饭的时候,端着饭碗也可以立即入睡,我的失眠症奇迹般地完全消失。我不但不要退学,而且复课以后成绩得到恢复。

1958年,我参加了8万人40天的修建火车站大战。我们挖平了杨家山,为现在的长沙火车站奠定了基础。


大炼钢铁的问题在我脑海里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我看问题喜欢看好的一面。我觉得那年大炼钢铁给我们的教训非常深刻,使得我们以后不敢盲目行事。从这一点看,可以算好事。

自己亲身参加炼钢,同学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失败使我们感到非常痛苦。我考虑的主要是怎么吸取教训。我想,国家没有钢,难以成就大事。炼钢,一定不会被放弃。如果还有炼钢的机会,我们会做得很好。

在新华社,我学的是外语,是文科。1980年我离开新华社,来到湖南大学,也是从事文科工作。没想到,在离开母校五中二十多年后,我这个文科生的大炼钢铁梦想奇迹般地成了真,我吸取的教训也变成了成功的经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接到学校通知,参加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技术引进项目。国家组织了一个强大技术考察团,到德国考察。我们来到德国中部济根县的一个山村。因为偏僻,我们叫它夹皮沟。这个两千人的村子,实际上只是一家公司,叫做施罗曼-西马克公司,是世界一流的生产钢铁设备的企业。我太高兴了,但是马上告诫自己,这次是真格,是名副其实大炼钢铁,一定要吸取1958年的教训,把炼钢技术都学到手。

上海宝钢技术考察团全体人员在德国济根县施罗曼-西马克公司院内合影


我们要建造的是整套宽带热轧和连续铸钢设备,总长度有好几百米。生铁在平炉融化后,1400多摄氏度的钢水由容器自动送入轧机,然后被自动切割成一条条两米多宽、1000多吨重的钢带,钢带以20米每秒的速度前进,经过七次轧制,成为冷却钢卷。

考察团成员都是我国一流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都还没有见过这种先进技术和设备。许多技术概念是第一次接触。我是翻译,必须先弄懂。经过研究,我们决定边看边议,先向本国专家请教,弄清基本概念,然后定名称和术语,再琢磨其奥秘。开始时,我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在每个名称和句子都得到大家认可以后,才继续翻译下去。这样做,我和大家都心里有底。

我记起了在中学读书时听到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时觉得那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现在当技术翻译,才知道这句话对于文科生也同样重要。学文的如果不懂理工,可能是一种非常大的损失。

正好德国电视台在播放数学课程节目。每天下班以后,同事们在研究技术问题,我就一个人打开电视机,收看数学节目。我学完了勾股定律和后续课程,最后上了一点高等数学课,因为考察课程中有高等数学内容。

我们居住的是该厂的职工宿舍,四室两厅,自己做饭。


除学习数理化知识外,我还尝试学习经济学,因为最后一个月,我担任企业管理方面的翻译。我还和专家们合作,把几份资料准确地翻译成汉语。经过向电视学习和向专家学习,我对冶金、机械、电气、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翻译没有出大的差错,就没有背思想包袱,能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我们与德方签订了宽带热轧和连续铸钢全面技术引进合同,项目宣告成功。领导放我三天假以资鼓励,只要是在德国境内,差旅费全额报销。

大炼钢铁美梦成真,引起了连锁反应。

不久,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我当过翻译的消息,到我家来请我给他们厂当翻译。他们的厂叫做长沙机床电器厂,打算与全国几家大企业一起,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全套继电器技术。最初,我觉得我刚回国,德语基础夯实了不少,可以不去了,但是过了两个月,他们仍然坚持请我,学校同意我去。

长沙机床电器厂赴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考察活动,分三批进行,图为第一批人员。


这次,还是大炼钢铁的教训对我起作用。我知道,虽然我当过一次翻译,但是第二次翻译不一定就能够当好,机床电器与炼钢虽然也有联系,但还是存在很大区别。我把这次翻译当做又一次大炼钢铁,事先进行了认真准备。我先到他们厂学习一周,对总体技术和每个工位都了解一下,

然后阅读相当多的德语资料。我还记得,最重要的是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师傅们学习。

这是老一套,但是管用。在长达7年的技术引进过程中,我们先后到德国去考察三次,在长沙接待德方人员三次。在这期间,我对机床电器技术了解得较深,厂方聘请我为技术指导兼翻译。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将西门子机床电器技术全部掌握并使之国产化,拥有自主产权。

5EE63


长沙机床电器厂继电器技术考察组第三批人员在西门子公司员工施耐德家作客


以后,我经常参加翻译工作,主要是为湖南省与德国姐妹州黑森州和萨尔州的谈判和培训进行现场口译和笔译。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要工作将近二十小时,有关合同文件立即打印。

1996年初,我应邀参加湖南省与德国黑森州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的翻译工作。德方专家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大中型企业管理知识,学员是湖南省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地点是国防科技大学。


本世纪初,一位与我共过事的友人要到德国工作,把他自己的中德环境工程合作项目的翻译任务交给我,我们湖南大学也参与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持续五年之久,主要涉及环境、化工和管理专业。因为有了一些理工科和管理学科基础知识,我成功地把这项翻译任务接受下来并完成了。后来,我的一位学生把我推荐给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翻译国务院职业教育项目德语论文集。后来,我还陪同湖南省职业教育考察组到德国进行了半个月的职业教育考察。

湖南省职业教育考察组在德国考察半个月。图为代表团在萨尔布吕肯大学实习工场参观,中车负责人也参加了考察。考察以后几年内,我们学校许多学生到该校留学。


通过许许多多次的现场口译和笔译,加上平常对理工知识的注意和积累,我好像变成了一名理工科人员,理工科甚至左右着我的晚年生活。几年前,我应邀参加了《爱因斯坦全集》第六卷部分文章的翻译,并对照英文本进行全卷的校对。后来,一位共过事的朋友受委托翻译一本汽车专业教材,他自己怕翻译不好,要我来承担翻译任务。我居然翻译过来了。出版社见我的译文可以,又委托我翻译一本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书。我也完成了。机电一体化理论,是智能机器人的理论基础,这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于2015年出版。理工科总是与钢铁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到2015年为止,我与钢铁的直接关系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巧遇戴老

1989年秋天,我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时,遇到同济大学德语教授汪兴传。他得知我是湖南大学教德语的,立刻对我特别关切。他说,国家正在准备发展德语教学,成立了中国德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大学德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德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大学德语教材编审会,他初步确定吸收我参加。

第二年,即1990年,大学德语教材编审会第一次会议在我们湖南大学召开,我被正式吸收为编审会成员。我国德语界元老戴鸣钟教授亲自来参加会议,学校几乎所有领导人都来看望他。原来,戴老1953年到1964年担任湖南大学总务长,是“三巨头”之一。

在以后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审过程中,戴老对我特别关怀,不断亲自给我指导,开会期间让我与他共居一室。这样,我有很多机会向他请教,往往长谈至深夜。在这些交往中,我了解到戴老许多感人的事迹。


4CAE8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实质性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德关系开始的。1972年,新华社记者王殊经过艰苦努力,打开了中国和联邦德国外交关系的大门,并担任第一任驻联邦德国大使。主席亲自接见王殊,与他长谈。后来,德国主要领导人施罗德和施特劳斯,都先后九次应邀访问我国,给我们出谋划策。

戴老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德语教学的迅速发展,有力地配合了中德关系的迅速发展。很多理工科学生学了德语,成为中德技术合作项目的骨干。八十年代,我们依靠这些德语力量,在冶金、电气和铁道技术方面,大量引进德国的技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产体系。株洲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傅志寰,学好德语赴德国考察,回国后担任铁道部部长,成功地领导了我国铁道第一次大提速。

在大学德语教学大纲、大学德语二外教学大纲、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大纲、《大学德语》和《新编大学德语》的编审过程中,戴老对我们湖南大学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两套教材在正式出版之前,都在我们学校进行一年试教。在试教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数百条改进建议,得到了编审会的重视。之后,编审会在我们学校还举行过多次会议,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国际德语竞赛并获奖。

在此期间,我作为德语教师,还参加了由专业德语教教师组成的国家德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属汉德语言对比研究会,并成为其理事。鉴于理事会工作繁忙,大学德语编审会免掉了我的《大学德语》编写工作,我只参加教材和大纲的审核,集中精力组织在我校举行的汉德语言对比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编辑我国第一本德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并且作为我国德语教师代表,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德语教学研讨会。

19994月底,我参加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国际德语教学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酒香不怕巷子深

1999年4月,应德国歌德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邀请,我参加了亚洲地区第一次公共德语教学研讨会。大陆方面共有10名代表与会,其他40多人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所谓地区,是指香港和台湾。

会议共四天,第二天下午我是论文主要宣读人。我的题目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的主要论点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即便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也是办一切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着眼点。只要是香酒,就有香气溢出,既然是巷子,总会有居民,居民总会闻得一些香气。巷子再深,里面的人总要出去。出去以后,总会对别人提起此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大家都会知道这处香酒生产地。茅台出产在偏僻的贵州,却闻名世界,就是这个道理。德语,在我国是少数语种,在我们湖南大学,只是第二外语中的次要语种。这说明 ,我所在的位置是很深的“巷子”,我唯一的优势是德语这种“香酒”。

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们给我拍照,图为我在小组会作重点发言,宣读论文《酒香不怕巷子深》。


为了论证这个道理,我花费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即从1981年到1999年对我们学校第二外语进行了深入研究。1981年,我到湖南大学的第一年,我每周只有六学时的课,学生是我自己所在外语系的英语专业学生。几年过去,学生人数没有增加。1992年,国家颁布了《大学德语教学大纲》,出版了《大学德语》统编教材,决定举行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我借这股东风,尝试通过学校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德语课程。真有人报名。我想,不能着急,要逐步发展。第一年我开了一个班,只有三十人报名。第二年,报名人数大大增加,超过100,用大班方式也要开两个班。第三年,报名人数又增加一倍,达到600多,开四个大班。我觉得,工作多是好事,累一点比不累好,硬是把报名的学生都接受下来。

学生多了,热情高了,学习效果也好了。我们学校德语一外学生的四级考试通过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居全国前列。在这二十年中,我们湖南大学有数以百计的师生赴德国学习,许多人学成回国后成为学术骨干。龚金科老师在德国学成回国后,领导国家级汽车发动机排放研究与检测中心;黄红武老师在德国学成回国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外语选的是德语。后来,他出任湖南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英语专业的学生蒋晓云,多年参与中国和德国环境工程研究,获得了德国总理奖学金,在德国学习期间,受到默克尔总理的接见,回国后成为全国在校学生创业典范,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97级学生蒋晓云,现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在农村完成了许多环境工程项目,亲身体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我独立或参与编审或翻译的的书有五十多本,出版社包括新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加上论文和新闻报道,总共字数超过1000万。


过前卫生活

退休以后,我把我的生活和工作重点重新放回农村。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仍然是我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我发现农民是天生的伟大艺术家,巧手绘制着美丽的田野,蓝天,碧水,净土。农民善良淳朴,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和农村的爱,几乎人人爱唱山歌,会唱山歌。农民还是最好的设计师,不用任何图纸就可以建造房屋,把住房与大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农村十年,让我亲身体验到,那种关于“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学生们的长期激励下,我撰写了《紫鹊隐泉的故事》,记录下我的百万里路艰苦征程。该书即将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我退休以后入住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紫鹊界,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业知识,协助乡亲们建设新农村,并过着最时尚的超低碳生活,用实际行动呵护蓝天、碧水、净土。图为我在1100米高处稻谷收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