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丁老“一席谈”


5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了位于岳麓山山脚下的湖南大学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象棋打击棋盘声、戏曲声、孩子嬉闹声、鸟鸣声此起彼伏。在这平静与淡雅的萦绕中,丁克俊教授与“湖南大学五老社区”的老师们、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代表坐在一起, 围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服务人民的人生信念”这一主题,给青年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

怀念母校

丁老就读于国立北洋大学,如今已经毕业62年,对于自己的母校他有着深深的敬畏和眷恋。丁老说:“那时我们学校招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有时像数学系、物理系可能就一个学生。”他们的考试题目是“漫无边际”而且均无人监考,“我们那时觉得社会尊重我们,作弊与大学生身份太不相称,大家的自我约束力都很强。”丁老为这次座谈会准备的资料全是手写的,他指着自己的手稿说:“我写错字不会用什么东西去涂改,习惯对一个人很重要。不弄虚作假、做任何事都要努力做好,这是北洋大学的学风!”

关心下一代

丁老每次在新生入学教育上都会讲三点“做人”、“求知”、“珍爱生命”。学会做人是根本,“我们不能让学生已离开家进入学校就犯错,更不能让学生一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就犯法!”丁老跟我们分享说:“有一位校长跟我讲他们大学的毕业生中有3000个银行行长,我劝他头脑要冷静,问他为什么不去统计他们的毕业生有多少人进监狱了呢?”马家驹事件的悲哀人们不能遗忘,尤其是肩负教育责任的人。丁老还劝我们去逐字逐句地读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他讲地很含蓄,里面的故事要是展开讲能将一个月!更重要的是总书记提起‘大学之道’在于‘明礼明德’,这是对青年寄予的希望!”

关于“求知”,丁老问在座的学生“有谁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学生们相视一笑,丁老似乎早已知道这个结果。他笑着说,如今年轻人中产生了政治上的“艾滋病”,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调研时也向老师、学生问这个问题,结果大家都说不清。最后离开时,总书记劝大家认认真真读一读经典著作!。丁老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教育下一代,上一代的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下一代的失败!”

作为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的坚守者,丁老鼓励我们在学生时代多读理论书籍,多思考,努力把知识变成自己内在中固化的信仰。他讲起自己学马克思主义,“越学越兴奋,夜里会突然醒来思考问题。”当谈到“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必然趋势?”和其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时,丁老侃侃而谈,引用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名著,让在座的所有人不禁为其的博学而赞叹不已。会后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来自外院的学生讲:“马克思主义什么的我都不了解,所以听得半懂不懂,觉得丁老实在是厉害!而且我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突然有了很大的兴趣,一定要读一读这些经典著作,补补课。”丁老在讲解问题时也会推荐一些书给大家,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资本论》第一卷、摩莱里的《自然法典》、托马斯·霍布斯的相关著作等。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问题,丁老没有讲完自己打算讲的内容。丁老最后讲他看不惯年轻人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说什么老不老!”,“我们的任务很艰巨,历史的责任感与时代的紧迫感压在我们心头,也压在你们肩头。”

“五老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菊华告诉记者:“我们的社区就是去年在丁老的指导下建成的,丁老十分关心这件事,他也很注重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经常和学生们交谈。我觉得他的一些思想,年轻人、中年人都有必要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