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对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思考认识


最近,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语重心长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既是高瞻远瞩,也切中时弊,既义不容辞,也刻不容缓。我作为一名老政工人员,为了督促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对此谈点我个人的肤浅认识,抛砖引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势发展的急需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学生中出现的派性斗争尚未平息,随即因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我们曾一度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一段时期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境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甚嚣,千方百计推波助澜。国内一部分人把矛头直接对准中国共产党,明目张胆地否认党的领导,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我党我国一直弘扬的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思想,攻击诋毁邱少云、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杰出事迹与雷锋精神。加上一切向钱看与假冒伪劣等不正之风腐蚀了教育阵线这方净土,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与道德滑坡,价值观注重实用择业观、重在实惠。对此,人们痛心疾首。不少用人单位领导及校友要求学校在加强对专业基本功严格要求与严格训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理想纪律、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从各方面严格要求。

二、加强思想教育必须齐抓共管

习主席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众所周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工团与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努力,齐抓共管。首先是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党的各级组织及每个党员必须齐抓共管,旗帜鲜明地传导主流意识形式,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同时要努力办好学校党校,高校的党校教育既对发展新党员起着强化教育的作用,而且也是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占领学生课余阵地的好形式。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务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为党和国家争夺青年的忧患意识,树立培养人才的使命意识与保障新党员质量的责任意识。积极关心和支持党校工作,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职结合、结构合理且稳定的教师队伍。并加强管理,从严要求,努力把学校党校办成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阵地。其次是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学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与长治久安培养高素质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阵地,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他们与学生有着广泛的接触与交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他们的言谈举止与精神风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合格人才是教师的光荣任务,无数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教师是乐意教书育人的。因此,依靠教师教书育人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再其次是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教师、学校党政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通过带领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学雷锋”、“创五好”的丰富多彩的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抓两头、带中间,激励先进,扶持后进,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严格教学要求、建设良好学风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

总之,通过长期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业务过硬本领。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