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从尼克松访华的二三事看毛泽东高超的外交艺术


从尼克松访华的二三事看毛泽东高超的外交艺术

刘先曦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没同我正式建交的情况下,能放下世界超级大国总统的身段主动访华。确实要有一点政治勇气才做得到的。且此事在美国尤其是高层是颇有些不同声音的。所以尼克松想在访华过程中能尽量挽回一点超级大国总统的面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

1972年尼克松确定访华后,美方外交部向我方提出一个要求: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总统访问中国总要有个邀请函吧。美方的这个要求通过我外交部上报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报告毛主席说美方有这个要求。毛主席说:“实际上是他主动要求来的,不是我们主动邀请的,但鉴于他是一个大国总统,还是应给予照顾的。”于是邀请函就这样产生了。“鉴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有访华的意向,特发出邀请。”这个“邀请函”既体现了灵活性,既给予照顾发出“邀请函”;又体现了原则性,把真相告诉全世界即是美国总统访华意向在前,我邀请函在后。就凭这一点中国的尊严和国际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二)

尼克松访华临近前,美方提出,为了总统的安全,在总统访华期间在中方境内乘美国专机空军1号私自带的防弹车。此事由周总理反应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说:“访问既然在中国,那么安全问题就不必要他们考虑了,到了中国就按中国的规矩办,如果怕死就可以不来嘛。”

(三)

美方向我方提出:“我们的总统访华期间,是要进行电视直播的,美国内的人是要看总统访华电视直播的。”中方说:“可以。”美方问:“你们有直播设备吗?”我方答:“现在还没有。”美方说:“你们没有,我们可以送一台给你们。”毛主席知道后说:“不用送,我们自己买,我们有钱。”美方说:“此设备美国和日本都有。”毛主席指示:“就买美国的。”中方备足了美市场价所需的约300万美元赴美国采购,到了美国后即向国内反映说,美国趁机大涨价了怎么办?毛主席指示:“涨价,照买不误!我们有钱!”直播设备买回来后,在尼克松到访前就已经调试好,美方打前站的问,你们的直播设备买回来了吗?我方告诉他们,直播设备买回来了,且已调试好了。美方看了也满意。美方提出设备怎么使用法。我方说:“租给你们用吧。”美方说:“可以,租金怎么算?”中方答:“好说,多少钱买的就多少钱租。”美方的人无语片刻后说:“就这样吧!”美方这次吃了个哑巴亏,以为趁机涨价可以捞一把。他们没想到我方,你涨吧,跟我们没关系。通过出租一次性收回成本,还白获得一台先进的直播设备,这实际不是什么经济账,而是外交智慧的大搏奕!

(四)

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2月22日上午11时许到的北京,午餐后尼克松想睡午觉,睡前要洗个澡,脱了衣服正准备往澡堂里跳,此时美国总统安全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匆匆跑来说:“总统阁下,恐怕这个澡洗不成了,毛泽东主席就要会见你。”尼克松听后很不高兴地说:“我一个大国总统,要会见怎么也不事先通知啊!”基辛格博士答:“据说毛泽东主席会见客人是从来不事先通知的,走吧,走吧!不然。我不能保证你这次再能见到毛。”尼克松急得慌忙穿上衣服。尼克松临走前还缺乏点自信,说:“亨利,你看,我这件衬衣的颜色毛会喜欢吗?”此时基辛格不耐烦地催促说:“走吧,快走吧!”尼克松这才匆忙出发了。

尼克松此次访华足足作了半年的准备,包括练筷子吃中餐,他为了要在毛泽东面前展示一下,世界超级大国总统的形象,据说共设计了18种方案。就是在此次会见毛泽东主席前还同基辛格说:“今天我会见毛一定要显示大国总统的风采,必须争取谈话的主动权,一定要按我的思路来引领这次会见交谈。”当尼克松走进毛主席的书房落坐后,果然就先声夺人,想抢占谈话的主动权,开门见山就说:“主席阁下,我此次访华是想同主席阁下探讨联手对付苏联的问题。”此时毛主席淡然一笑说:“这些小事你可以找我们的周恩来总理谈,今天我只跟你谈哲学问题。”这一下把尼克松原来的调查完全打乱了,故使尼克松完全陷于被动的状况。所以才有后来尼克松在自己回忆录中的那段精彩的回顾:“我云遮雾罩般地听了毛谈了一小时零15分钟的哲学,我反思不得其解。我只忙着作记录,他的思想征服了我,我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站在他面前不敢说半句假话。”

尼克松访华结束后,在返回美国的途中,飞机到了太平洋的上空,此时尼克松又翻开他的记录本,重看他尚未弄懂的他听毛主席谈哲学问题的记录,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没弄懂的那些东西,都在公报的每一部分的前言中反映出来了。看来毛虽然年事已高且重病緾身,但他却牢牢把握着这个世界。”这就是尼克松访华后心目中的毛泽东。

(五)

尼克松访华后,同中方共同签署了“联合公报”。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即将签署的前夕,美方外交部向我方外交部提出“联合公报”给我们国内专家研究了,认为美方吃亏了,要求进行修改,据说要求修改的地方有几十处。我外交部将此事报告周总理,周总理请示毛主席。毛主席说:“鉴于它是一个大国,可以适当予以照顾,作些象征性地修改,但是在关于台湾问题部分,一个字不能动,否则,叫他们空手回去!”。后来“公报”只是象征性修了几处,原则的问题都未动。结果正如毛主席预见的尼克松他们是非常需要这份“公报”的。

这就是毛泽东的尊严外交、大国外交,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中国今天所不可或缺的。

(注:上述资料主要引自南开大学艾跃进教授的几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