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湖南大学纪念西迁办学回归70周年座谈会举行
70年前湖大西迁辰溪办学,用教育赓续民族文明命脉,为抗战救亡培养人才,谱写了一曲力克时艰、共赴国难的抗战华章。70年过去了,回首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办学壮举、办学精神依然令人振奋。9月 22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纪念西迁办学回归70周年座谈会,以铭记抗战时期学校在辰溪八年艰苦办学、教育报国的烽火岁月,弘扬抗战时湖大人治学求学、艰苦创业的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唐亚阳作主题讲话,革命前辈代表、老同志代表、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湖南省审计厅原正厅级副厅长、63级会计专业校友、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会长刘玉林,湖南省贸易促进会秘书长、省监察厅检察员、82级金融专业校友、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石书红,银龄志工代表、赫曦学社代表、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唐珍名主持。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坚持办学,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坚定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决心,并且为战后建国储备人才,湖南大学西迁办学。自1937年辗转湘西辰溪县,到1945年复员回归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在辰溪艰苦办学8年之久,是唯一一所见证侵华日军受降仪式的中国大学。期间,学校以兴学强国、学术救国、文化振兴为己任,在战火硝烟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学生从1938年西迁辰溪的535人,到返校的1945年达1341人,增加了2.5倍,7年间毕业人数总计1273名,体现了“定天下之乱者才,成天下之才者学,教天下之学者师”的办学主张,播种下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开创了办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发展篇章。

会上,唐亚阳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经历了西迁的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他指出,纪念湖南大学西迁办学,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担当使命,开创未来。要始终铭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在辰溪的八年办学实践中,湖大人虽经浩劫,却百折不挠;虽为书生,却满腔热血;虽历苦难,却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要传承抗战时湖大人心忧天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要传承抗战时湖大人不畏时艰、兴学强国的敬业精神;要传承抗战时湖大人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进步精神。他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中,要继承发扬湖大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加快学校科学发展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湖大人足以告慰前哲、不负后人的历史性贡献!


8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代表、原湖南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苏醒,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来到座谈会现场。他深情讲述了抗战烽火岁月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的故事。他还激动地唱起了激昂的革命歌曲,“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他说,湖南大学在抗战时期西迁办学,弦歌不辍,难能可贵。
91岁高龄的西迁老同志代表、土木工程学院离休教授杨煜惠回忆了抗战时期湖大西迁辰溪龙头垴办学,在战火硝烟中,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师生员工一边露天教学治学,一边自己动手赶建教室、宿舍、办公室、防空洞,不畏时艰,兴学强国的情形。
计算机专业78级校友、湖南星联顶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书画家龚英辅讲述了家族与湖大的不解之缘。其祖父翼星公为岳麓书院学生,后中举人,曾任清农工商主事;二伯父龚俊1933年毕业于湖大土木系;其父亲龚炯1939年考入湖南大学电机系,与慈云桂院士是同班同学,在辰溪报道入学。龚英辅分享了父辈在辰溪学习的难忘岁月。他认为,湖大西迁辰溪办学是中国人民伟大抗战历史的一部分,湖大人在抗战时期不畏时艰仍坚持兴学,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积极奋进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滕召胜来自湘西辰溪县,曾在博客写下数篇关于湖大西迁办学的文章。他说,湖大西迁辰溪办学是湖大办学史中可歌可泣的一部分,希望学校能继续重视对这段历史的挖掘与办学精神的传承,并加强对校园抗战遗迹的保护。
校办公室副主任张泽麟认为,湖南大学、西南联大等中国大学的西迁史,阐释和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也铸就了中国大学特有的“西迁精神”,即为国牺牲、追求光明的爱国精神,耐劳肯干、坚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整齐严肃的学术精神,造福乡邦、振导社会的奉献精神。他希望学校进一步保护利用好校园抗战遗址遗迹和文化遗产,传承和升华抗战时期的优秀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
学生代表、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4级罗翟耀说,抗战烽火中,湖南大学西迁辰溪艰苦办学、教育报国,这是湖大人的气节与担当。70年后的今天,新一代湖大学子更应铭记那段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担当时代使命,胸怀中国梦,努力奋斗,开创未来!
会前,与会师生代表们还集体观看了湖大西迁办学电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