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改革开放四十年,盛夏时节访两村


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湖南大学老科协韩振冰会长率李立明、王世昌、宋光辉、肖雪芳四位退休老同志,从6月13日至17日,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和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考察。

中国的改革开放方针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的,首先从农村起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九户村名冒着风险,顶住压力,秘密地将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并且在起草好的协议书上按手印签字画押,准备承担风险。从此小岗村就与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签字画押的这份协议书原件,至今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走进小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牌楼,中间大红横匾上写着由费孝通先生书写的“凤阳县小岗村”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小岗村道路宽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民住着崭新的小洋房,道路两旁的田地,除了种水稻、小麦粮食作物外,建了许多塑料大棚,里面种了葡萄,草莓等时令水果,进村不远处,有一座“大包干纪念馆”,馆名由前国家领导人万里同志题写,纪念馆详细展出了小岗村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

1978年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实行大包干制。1979年小岗村在战胜了自然灾害后,粮食产量翻了四倍,达到了13.3万斤;油料总产3.5万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6.5万斤粮食,交售油料2万斤,归还贷款800元,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人均收入的18倍。这样的状况持续了20年,到了1999年小岗村的温饱不成问题,其他没多大变化。2005年,安徽省财政厅派了一位叫沈浩的干部去小岗村担任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省财政厅工作,当年沈浩同志38岁,年富力强,带了13个项目,带去了资金。沈浩同志进村后,首先修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办企业,开展多种经营,率领村民致富。经过六年的努力,小岗村一年一个样,沈浩同志密切联系群众,“有事去找沈浩”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不幸的是沈浩同志积劳成疾,2011年倒在了工作岗位,年仅45岁。沈浩同志出殡的那天,小岗村的村民自觉,失声痛哭,用这种方式送走了自己的书记。这个感人的场面,当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适时作了报道。沈浩同志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在小岗村新建了“沈浩同志旧居纪念馆”,人们以此寄托对沈浩同志的哀思。当我们停立在沈浩同志简村的房间门口,默首致哀,我们的觉,我们的人民多么需要像沈浩同志这样的好干部啊。2017年,小岗村全村1040户人家,4173人,这一年,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4万元。

江苏省江阳县华西村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村。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华西村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中,始终坚持走的是集体所有制通路。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人们称他为老书记。他在华西村首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农户以土地入股,他带领全村上下,改造低产田,经过几年的奋斗,将落差有四米的土地,改造成一平阳的耕地,结合江苏省建设的需求,办起了轨钢厂,制药厂等十几家企业,走农工商一体化模式。全村建设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华西村拆掉老式农舍,统一建设新型别墅,在集体积累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办理村级福利事业,文化事业。华西村党支部是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老支书吴仁宝坚守一条,只有全村的群众都信进了别墅,自家再搬进去住。至今,在华西村还保留着吴仁宝书记矮小的旧居。2015年吴仁宝书记因患肺癌,以85岁高龄辞世,至今,华西村的人们仍是对自己的老书记赞不绝口,经过民选,村民们选出吴仁宝的儿子吴协恩继续担任村支部书记。新书记接手后,面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调整思路,大力网罗人才,将全村最档的楼房,作为引进人才的居所,对现有的企业实行换代升级,制定了一整套新的改革举措,迎接未来的挑战。2017年,华西村工农业总销售收入525亿元,上缴税收13亿元。华西村人均收入9万元,人均分红11万元。

通过对凤阳县小岗村和江阳县华西村的考察,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改革开改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幸福是通过奋斗得来的”这句话意义的理解。当然,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像沈浩同志为了小岗村人民的致富,拼命工作,日以继夜,积劳成疾,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像吴仁宝同志为了华西村村民的幸福,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这就是当代共产党员的风采。一事当前,党的干部,共产党员首先想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