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看治学研究之道
——丁克俊教授“读书方法与研究方法”专题讲座

5月27日晚, 84岁高龄的丁克俊教授于校办公楼205会议室为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有关“读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专题讨论讲座。湖南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唐亚阳教授、离退休处副处长曾翠萍老师以及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专题讲座。期间,丁克俊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见闻、丰富的人生阅历、严谨的治学精神并结合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阐述了社科类、哲学类博士生的读书方法与研究方法。此外,丁克俊教授还与学生进行了互动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在场学生都深有感触和启发,收获颇丰。
丁克俊教授指出,目前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阅读的经典名著太少。他结合自己70年代阅读《列宁全集》的经历,告诫莘莘学子要多读经典、学习名著,并且“书要越读越薄”,重在“理解内涵”,建立好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而不是漫不经心、过目而忘。特别是对于博士生,要广泛涉猎人文、理工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视野,不能成为目光短浅的“锥士”。
就学术研究而言,丁克俊教授表示广大学生要有创新意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丁教授以用政策函数来科学推导和演绎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新方法为例,强调学生在做学术研究时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其一,学会找出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命题;其二,要学会科学准确的定义,要包含相关性的元素;其三,要学会严谨的推导,找出因果或相关关系;其四,要学会找寻必然性,否则偶然性不具备科学性,没有普适意义。
此次讲座不仅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蒙,还是一剂成长心灵鸡汤。丁教授鼓励学生要珍惜青春年华,要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要有危机意识和责任心,更要有所行动和作为。存在问题并不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问题却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一直以来,丁克俊教授十分关注青年学生,并长期致力于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被学校师生誉为“擦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热心人”。“教书育人云水风度恩比青松翠,科研有成松柏气节情如芝兰香”,丁教授这种矢志教育、埋首治校、热心于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将继续传递,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