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大学“银龄志工”成立两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丁德喜
(2015年12月3日)
尊敬的唐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志愿者朋友们:
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湖南大学“银龄志工”志愿者协会成立两周年的座谈会。值此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受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张湘涛同志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郑力虎同志的委托,代表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明办,像湖南大学“银龄志工”志愿者协会成立两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积极投身、大力支持长沙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湖南大学,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各位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雷锋是长沙的骄傲。雷锋同志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志愿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近年来,长沙市在湖大等辖区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不断深化和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在全市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使其广泛覆盖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基层单位。开展到公园、广场、车站、码头、楼栋等公共场所,延伸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全民感悟雷锋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有效载体。目前,我们长沙市网络实名注册学雷锋志愿者已经突破58万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3000多支,公共场所便民学雷锋志愿服务点1387个,社区学雷锋工作站429个,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8万多个微心愿被告认领,16万多名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士得到志愿者的关爱服务,涌现了一大批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示范站点。昨晚,在民政学院,省市共同主办了表彰大会。
湖南大学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历来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的美誉。湖南大学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长沙市文明创建工作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打造了校地共建大学生道德高地这样一块金子招牌,为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银龄志工”协会自2013年8月成立以来,按照“传承文明、服务学校、提升自我”的宗旨,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我个人认为,“银龄志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银龄”不老。来之前,我搜索了一下银龄的概念,特指60岁左右及以上的老年知识分子。咱们“银龄志工”全体成员,虽然年级已到银龄,一些同志都已头发花白,但依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热情的心、奉献的心,退休了依然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光发热、贡献余力。二是好评如潮。长期以来,“银龄志工”的70多位成员,一直活跃在湖大校园内外,自发组织和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低调行事,默默无闻,不事声张,为湖大上下、社会各界做了许多好人好事,受到了一致好评,特别是我们“银龄志工”在服务中表现出的学术和文化精神。非常值得全市志愿者协会推广和学习。三是状态很好。通过会前与领导老师的交流还有从VCR中的了解可以发现,咱们每一位“银龄志工”都是笑容洋溢、红光满面,精神状态很好。而且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是由内到外焕发的。
我也想借此机会就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立德树人”是高校的育人主旨,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一步关注“志愿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选树典型等形式,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咱们一个“银龄志工”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全体教职工志愿者的力量,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我们应当在教职工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大志愿服务的比重,引导教职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教职工的自身特长,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志愿服务的有效度和美誉度。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爱心,也需要技能,只有及时地、精准地提供专业、贴心的志愿服务,才能确保有效度和美誉度,因此,要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要了解服务对象的服务诉求,做到雪中送炭。四是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志愿服务制度化是中央文明委提出的明确要求,要强化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职员工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为志愿服务这项伟大的事业夯实制度基础。在这方面,各地都在进行有力的探索,比如,上海就正在搞一个《好人法》,湖南省志工委每年为表现突出的注册志愿者赠送公益保险等,希望湖大结合高校实际先行先试,为我们省会长沙提供好经验好做法,为志愿服务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湖南大学的志愿服务事业步入新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祝“银龄志工”志愿者身体健康,快乐服务、快乐生活;祝各位领导工作顺利、万事顺意!
谢谢大家!